身為台灣人, 卻是在將近快40年後才踏上澎湖, 說來有些汗顏. 也是婆婆唸了二年想一探究竟,在里
長推出花火節的相關旅遊時,火速報上名了..
五月份來澎湖雖說大太陽已經高掛在空, 但整體來說氣候還算是溫和,舒適涼爽些.....
我們在搭40分鐘的遠航小飛機就正式登陸澎湖這稱做 [ 菊島 ] 的美麗台灣領土了..
[ 菊島 ] 顧名思義在澎湖的國花為天人菊,堅強的意志,不屈不撓 ......
專業的導遊第一天先帶我們來馬公市區遊覽.
馬公也是有條古色古香的老街,民初的建築以及當地的小吃.仙人掌冰及茶葉蛋,漫步逛起來也相當悠閒自在..
台灣各地都有歷史輝煌的廟宇記載著人民的信仰與生活,澎湖也不例外.島上有名的 [ 天后宮 ] ,雖不
若台南同名的有著政治人物的加持光環, 但整個建築石階建材皆是清初明末時期從福建運至此,外觀壯麗中透露著古典的美感,
在香火鼎盛的光耀下,雕刻也保持的相當完善...
此次來澎湖的重頭戲即是晚間於澎湖灣放送的煙火秀. 這是澎湖縣政府每年為吸引觀光客前來而邀
請世界各地煙火表演的重要節日.我們這次欣賞的是來自馬來西亞團隊,能夠這麼近距離觀看煙火真是人生初體驗,彷彿就在
頭頂上放送,也謝謝導遊專業的帶路到這麼棒的位置.....
煙火結束後面對即是散場的人潮 , 從退去的方向來看似乎全島的人們全都跑來欣賞這份盛事,非常
龐大的人群,四處分散到原來的棲所,留下零星貪嘴的排隊為夜市美食的人....
第二天即是搭船前往澎湖本島外幾個熱門的小島遊覽了, 乘船大約50分鐘,無聊之際補抓海上風光.
自然界的美就是隨意拍都
美的令人為之驚嘆......
七美島上的 [ 石滬雙心 ] 應是澎湖的鎮店之景. 相傳是古代漁人利用潮汐補魚做成的, 如今卻成為
旅人們尋訪浪漫境地的最佳場景....
七美島上也另外有幾處自然風化形成的美麗形狀岩層吸引拍攝.後人面對奇景也各自有其解讀稱之為
[ 望夫石]有一個望夫崖,傳說,一個美麗的妻子,因為老公被軍隊徵召,於是一去不回,懷孕的
妻子每天都在這個崖邊守候,期待他的歸來!可惜的是,丈夫後來傳來死訊,她便從這個崖邊跳了
下去~
另一處值得拍照的好景色.......
在參觀 [七美人塚 ]時來自拍一張. 可惜這頂從西門町紅樓市場買的漂亮帽子,自澎湖回來時卻不亦
而飛了.無奈只能特此留念紀錄一下....
[七美人塚 ]相傳明朝嘉慶年間(1522-1566),有倭寇侵襲大嶼,7名女子在此撿柴,因為不想被倭寇
羞辱,於是投井以保貞節。
之後,在井的附近長出7棵香花樹;冬天葉子掉光有如枯樹,不會結果,春天即又滿樹翠綠,並開
黃色小花,不斷有香氣傳出.事實是,香花樹又名一葉荻或葉底株,屬大戟科葉底珠屬植物,開完花後會結果,只是果實很
小罷囉。
結束短暫跳島行程,中午放飯我們來到民宿裏的餐廳用餐.各式海味全上滿足了味蕾,可惜當時大家
饑腸轆轆,來不及拍照已經一掃而空了...僅能PO上民宿的照片...
在第三個跳島行程我們來到望安鄉, 望安鄉是台灣澎湖縣的一個鄉,也是澎湖縣面積最大的離島位
於澎湖本島南方海上,由19個島嶼所組成,其中6個為有人島。第一印入眼廉的是花宅聚落 .
在這些瀕危的石造建築中,雖然殘破了雜草漫生,依稀地清楚訴說當年的美麗與哀愁 一一一一一
分別在七美,望安鄉遊憩之後, 便回到澎湖本島上新近開發的景點....
『摩西分海』即將一分為二的神蹟要在澎湖出現
看海水慢慢地往左右兩邊移動,中間竟慢慢的出現了礫石步道
這條約300公尺長的步道上,步道呈現S形弧度
踩著海路上的碎石,緩慢的前進,即可抵達前方的赤嶼島
我們到達時已經臨分海的最後到數一個小時, 途中儘管管理員用大聲公宣告遊客必須上岸以免海水
開始合了.遊客仍是流連忘返,遊興未減..也只是海水映照在表面上的顏色太美麗,不同程度的藍照映的波瀾閃閃發光....
第二天的行程仍免不了古廟的巡禮, 其中我覺得很特別且非常明顯的歷史意義悠久....
傳300多年前有位廈門的商船遇大風浪沈沒於通梁附近的海域,船上不少物資漂流到通梁海岸邊,
其中一株榕樹苗為通梁鄭姓(通梁最大姓氏)人氏拾起,隨起種植於保安宮前,沒想到這株榕樹像落土歸根似的,繁茂生衍,經
過幾百年的歲月一點也不害怕澎湖的大風,滋長成97條氣根盤節錯綜,樹蔭覆蓋面積達到660坪的古榕。
澎湖縣也是保育動物綠蠵龜的重要棲息地,導遊帶領我們到一間不起眼的廟,裏頭的地下室卻是建設
完善地保育了幾十隻珍貴的
綠蠵龜...
其實,澎湖縣望安島的綠蠵龜產卵地為台灣地區目前僅存較穩定的產卵地,但近年
來亦可能受到人為干擾的破壞,使得上岸產卵的母龜也有減少的趨勢,因此能在此廟看到悠遊的
蠵龜非常難得 , 也感謝善心廟宇能讓我們透過少量捐款即可欣賞到保育類的龜龜們....
同時附近也有民間設立的螃蟹博物館, 裏頭網羅世界各地的螃蟹標本,製作的非常精細也
因此有些標本必須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完成....我錄下館方餵食一隻活螃蟹蘋果的樣子....
經過民宅,因澎湖終年大太陽暴曬的自然優勢,我看到台灣本島都沒有這麼漂亮的沙漠玫瑰
第三天我們又參觀了澎湖本島上的另一處古厝, [二崁聚落]..
二崁人總是戲稱他們是全國居住生活空間最奢侈的一群,因為僅有七十人的迷你社區,卻擁有四
十餘間古厝的居房分配,平均每人擁有的居住坪數超過20坪。二崁,因南、北各兩處小高地夾握
著聚落,澎湖人稱高地為「崁」,因此古名二崁。座落西嶼東濱的二崁聚落缺乏良港與渥田,經濟
活動困乏,無法供養早期3、400人的村民,於是村民紛紛往台南、嘉義謀生,村民數量不增反
減,如今僅剩70餘位村民。過去曾經有個記錄,整整長達十餘年,在二崁村內才呱呱墜地了一個
小嬰孩,顯而易見二崁村人口老化與銳減的速度。
我們到達的村落建築地顯然有經過一定程度的修復及整理,漂亮又整齊充滿詩意的街道吸引人停下
來吟誦,導遊建議用台語吟....
不僅詩意盎然, 建築風格除了石砌的美感呈現,也巧妙結合趣味詩成為一種特殊風情...
澎湖的另一個重要保育自然景觀 就是玄武岩....包含錠鉤嶼、雞善嶼及小白沙嶼3個無人島,主要
的保育對象為當地特殊的玄武岩地形景觀。
澎湖群島是台灣三大火山群之一,除了花嶼之外,各島大多由玄武岩組成。火山熔岩流在冷卻時體
積收縮,形成玄武岩的柱狀節理,呈現六角柱或多角柱結構。隨後由於海蝕及其他地形作用的影
響,形成許多高低起伏、變化多端的柱狀玄武岩。
而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的地質年代是臺灣海峽火山熔岩最活躍的年代,至今仍保留非常獨特與優美
的玄武岩地景,其雄偉柱狀節理及豐富的地形變化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的第八項。
結束了三天兩夜的澎湖行,除了在民風純樸的小鎮上享受便宜海味的滿足,也意外發現好幾處當地
建築的特色及富饒人生哲理的相呼應令人覺得台語文學的深層..大致來說,感覺是台灣觀光上值得
推廣到國際的熱門景色.也在此特地感謝專業導遊小董沿路鉅細靡遺的介紹. 最後再以二崁聚落的
味詩來做結尾.....